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slogon
Submission on “Pre-school Children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Plan and Its Inadequacy” from Infant Stimulation and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Service on 10th June 2013 at Legislative Council (Chinese version only)

Submission on “Pre-school Children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Plan and Its Inadequacy” from Infant Stimulation and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Service on 10th June 2013 at Legislative Council (Chinese version only)

Date: 10/06/2013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服務處)成立於1952年,多年來致力建立一個仁愛、公義的社會。服務處一直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專業、誠實可靠的優質服務,對弱勢及被忽略的社群尤為關注,並以誠摯的態度,扶弱解困,倡導公義,締造希望。本處之家長及嬰兒訓練服務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為有潛在發展危機、早產嬰兒和發展緩慢的兒童及其家長或照顧者,提供及早訓練,協助他們盡量發揮潛能。家長及嬰兒訓練服務現透過11個服務單位及計劃(包括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特殊幼兒中心及地區言語治療服務隊等),為超過1,200名有特殊需要之兒童及其家長提供服務。另外本處的7間幼兒學校亦都有提供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予72位有特殊需要之兒童。

就學前兒童康復服務規劃及不足情況,本處有以下意見:

須縮短輪候兒童體能及智力評估中心之輪候評估時間

0-6歲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期,但懷疑有發展問題的兒童現時必須等待半年才能於衞生署轄下的兒童體能及智力評估中心接受評估。我們建議政府增加資源確保孩子能在申請後兩個月獲得評估服務,以配合及早識別及介入的原則

須增加學前兒童康復服務之名額,縮短有特殊需要兒童輪候服務的時間

現時經確診有特殊需要之兒童最少要輪候一年才可獲分配學前兒童康復服務的名額,最長的更要輪候二年半。現時多於三分之一的兒童進入服務時已足五歲,只可以接受一年訓練,其中一部份更只可接受少至兩個月的訓練,更有一些兒童雖在輪候名冊中,但因超過六歲而失去接受任何學前康復服務的機會!故此,政府應盡快增加學前兒童康復服務名額,縮短輪候時間

須加強輪候評估及服務時之社區支援

家長在輪候評估及服務時,政府應透過母嬰健康院、幼稚園/幼兒學校及地區的社會服務單位提供各類兒童發展問題的資料予家長參考,亦應提供簡單親職技巧及訓練技巧予家長輔導懷疑有發展問題的幼兒,以減低家長的管教壓力

須增加撥款,讓非政府機構能以有競爭力的條件吸引各類專業同工投入服務

學前康復服務需要多元專業介入,但整筆過撥款機制令非政府機構沒有持續的財政資源聘用高質素及資深的專業同工(包括特殊幼兒工作員及各類專職醫療人員),專業同工人手流失及短缺情況嚴重。故此,政府須增加給予非政機構的撥款,讓機構能提高競爭力以較理想的條件吸引各類專業同工投入服務。

須檢討中心面積的計算並增加訓練空間

現行計算中心面積的標準已沿用了十多年,遠遠不能應付現時各類訓練及活動模式所需的空間;另外,一些已証實為有效的訓練設施(例如感覺統合訓練室)亦不獲政府認可。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檢討各類學前兒童康復服務中心的面積及設備的規劃,上調中心面積的計算及基本設置的準則

須加強對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內特殊教育幼師的支援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只有一位特殊教育幼師為一組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訓練,雖然有地區言語治療服務隊的言語治療師每月到校為兒童提供言語訓練,但是社會福利署提供的職業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只可3個月到訪一次,1位臨床心理學家更需支援34間幼兒中心的兼收計劃,資源極度不足。政府必須加強對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的專業支援力度,並應持續加強特殊教育幼師的專業培訓。

須增加為非華語兒童而設的學前兒童康復服務名額

現時全港為非華語兒童而設的早期教育訓練名額只有85個,特殊幼兒中心的名額則是0,然而學前兒童康復服務的訓練對象包括兒童及家長,故此提供廣東話訓練的單位為非華語兒童及其家長提供的服務只會事倍工半,故此政府必須在增加學前兒童康復服務名額時顧及非華語兒童的需要

須協助跨境上學之特殊需要兒童處理交通安排

現時北區有不少需跨境上學的特殊需要兒童,然而由於沒有適合接載特殊需要兒童之褓姆車,故此家長極度疲於奔命,每天花上數小時跨境接送子女上學。因此,政府必須為跨境的特殊需要兒童,改善他們上學交通之安排。

須關顧離開學前康復服務兒童持續的服務需要

現時於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受訓的兒童,如果於每年9月份年滿六歲,便必須退出服務。然而部份兒童因各種原因未升讀小學接受小學校本的訓練,於是便只可經評估中心轉介至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專科門診跟進。可惜該些門診服務現時輪候極之需時,例如言語治療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為2-3年,故此兒童尤如失去了任何訓練!而進入小學後,兒童可接受的訓練則全依賴其就讀小學的融合教育政策實施情況,不少兒童家長都表示孩子升讀小學後得不到所需的支援。故此政府在增加學前康復服務名額的同時,亦增加其他配套設施,例如增加醫院管理局的專科門診服務及全面檢討融合教育政策等,讓有特殊需要兒童能持續獲得所需的支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