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疫情下父亲转行 情绪影响亲子关系

 

疫情给香港人其中一个课题是「改变」。不少行业因疫情受到冲击,为了生活便要转工甚至转行。然而,压力除了影响情绪,甚至是家庭关系。游泳教练陈剑勋慨叹:「这个疫情让我身心俱疲,甚至令我冇咗个仔。」

 

在疫情两年多以来,游泳池经常关闭,育有三子的陈教练,离开泳池,做三份工作。晚上11时至早上7时做通宵保安;8时30分至下午4时当卫生署的抗疫助理;然后再替猪肉档运送猪肉到住宅,回家吃饭又再上班去。每天工作20小时以上才能找回原来的收入。陈教练说:「为了儿子,几辛苦都会做。因为我的儿子是香港佩剑队代表。」他说。他的幼子陈乐熹,在今年「亚洲青少年剑击锦标赛」获得银牌佳绩。陈教练说:「每月学剑费用一万元多。」他忆述某天在港铁车厢中,体力不支跪在地上;又有一次在游泳课中,坐在池边的跳台上,人发愣跌进水中。

 

然后,疫情反而令两父子关系疏离。两年以来陈教练积累了很多压力,有时候回到家,细微的事情如厨房的凌乱,都让他情绪爆发,「我真是经常发脾气,亦会乱掷东西。」他说。其后他找机会亲口向太太道歉,但或许儿子把父亲的坏脾气看在眼内。「他今年中学毕业拍毕业照,和我的合照都收起了笑容,我很心痛。」

 

陈教练或许不是完美的父亲,但他对儿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疫情下儿子在国外参赛受伤,回港后回到隔离酒店,「我站在酒店对面六小时,一直等到救护车来。」儿子不愿意与他说话,他便给儿子发讯息:「仔,我不知道你为甚么生我气,但我其实很爱你。」这位父亲,深信爱要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