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21岁年轻妈妈考获潜水牌:相信自己还有很多可能性

 

五月初,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元朗区青少年外展工作队主办的展览《I’m ‧ Possible 年轻妈妈 ‧ 框里框外的生活日常》。本处社工林嘉琪分享一位年轻妈妈的经历——妈妈携同几位孩子,一位途人问:「孩子是同一生父吗?」当妈妈扣上年轻二字,往往变成「不成熟」甚或是「坏妈妈」的标签。

 

21岁的阿敏(化名)育有一名两岁的女儿。成为一位年轻母亲,不是因为她「做错事」,而是单亲成长的她一直渴望拥有完整的家庭,生育也是她人生计划之内。然而,她说当妈妈最大的压力不是失去自己的生活,而是承受家中亲友的质疑,「我产后情绪已较波动,坐月时丈夫因工作不在家,只有我一人照顾孩子。但家中长辈经常指手划脚,令我很想哭。」阿敏说。社工嘉琪表示:「这些框框都影响年轻妈妈对自己的看法,令她们失去信心,但其实妈妈们已很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

 

青春少艾摇身一变成为母亲,在身分转换当中面对很多挑战。嘉琪说:「这个年纪应该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但她们因为照顾孩子而放下自己,她们在这个转变当中很需要支援。」笔者问阿敏,孩子以外还有没有梦想。阿敏说:「其实我没有甚么梦想。」嘉琪却说:「梦想对她们来说是一件遥远而且奢侈的事。」所以,她反会问年轻妈妈:「有没有一些事情,你做了之后会更开心?」社工以这种方式推动一众年轻妈妈,鼓励她们探索生活上更多可能性。

 

阿敏还小的时候,母亲经常让她看有关海洋世界的影片。虽然她说自己没有梦,但海洋其实就是她想探索的世界。后来,她主动报名学习潜水。通常上课前一天,她把孩子交托给母亲,翌日一大清早便到西贡码头学潜水。如今,她已取得国际认可的初级潜水牌,亦计划考取进阶潜水牌照,「我想学习夜潜,到台湾看海龟。」对于不懂游泳的阿敏,学习潜水要克服「跨步式落水」,头仰望天一跃而下,「我跟自己说,我一定做得到,下面会有人接住。」

 

同样,年轻妈妈正正需要这种「有人接住」的支援,让她们重新相信自己。Impossible拆开为「I’m possible」。嘉琪解释:「她们当了妈妈有很多限制,但其实她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关键是妈妈是否相信自己有其他可能性。」嘉琪指最初认识的阿敏很害羞,而且寡言,任何事情都耍手拒绝,没想到今天她愿意在展览中分享自己的经历。阿敏说,她为自己找到一句金句:「试咗先,唔好say no住。」她从一个信念开始慢慢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