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Main Content Begins

回应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措施

日期: 15/04/2020

政府于4月8日公布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1375亿元,以纾缓因疫情而造成的经济冲击。本处认为有关措施较其他国家及地区「来晚了」,然而方向尚算正确,惟在「补漏拾遗」的执行上需注意以下几项: 

一、确保雇员获得补贴

政府动用800亿元推「保就业计划」,为期半年,雇主虽然承诺不裁员,惟此项计划尚存不少漏洞,包括雇主可先裁员、再聘用或扣减员工薪金后再申请补贴,而没有强积金户口员工亦无法受惠等,最终雇员能否获得全数补贴仍是未知之数。为此,政府必须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及查核机制,提高计划透明度,加强监察,确保工资补贴能直接交到雇员手上,而不是变相为雇主减省其他营运开支。而自疫情开始至今,大部分行业均受重创,但补贴最快却要到6月才发放,届时恐怕有更多商户无法支撑而倒闭,故政府必须简化派发程序,让雇员尽快获得支援。

二、尽快增设失业援助

工资补贴的目标在于「保就业」,却不涉及失业救济;然而若失业情况持续恶化,政府必须思考如何加强失业支援,例如尽快提高失业和就业不足人士的现金津贴,以解其燃眉之急。政府曾回应指增设失业援助金耗费更多时间及成本,估计要到2021年才能发放援助,惟英国相关的援助补贴预计在4月下旬已能发放,本处促请政府参考外国做法,救市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加快处理综援申请

政府拟透过综援系统,为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士提供有时限的支援。惟社会福利署于过去2个多月受疫情影响而缩短办公时间,已累积一定数量的综援申请尚未能处理。是次因放宽资产上限而合资格申领的住户数目,按政府粗略估计也有4万个。政府必须务实地考虑人手安排,尽快处理所有申请个案。

四、增加长期缺乏人手职位

未来两年政府拟在公私营机构创造约3万个职位(限时12个月),涉及60亿元,涵盖不同学历、年龄及技能人士,建议政府趁机调动资源,开拓更多长期缺乏人手的职位,例如社会服务及医疗服务的护理及照顾员,既可吸纳失业人士,又可纾缓人手不足情况,提升服务质素;又例如在疫情持续下增聘社区清洁卫生工作相关的人员,但宜改善其薪酬待遇以吸引更多人入行。

五、其他建议

五.一、拨备支援边缘化社群

是次纾困措施中,无家者、外判清洁工及不适切住房家庭等社会边缘化社群仍然被忽略。政府应尽快开放民政事务处及康文处辖下的避寒/避暑中心及闲置的运动场馆,供无家者暂住,以减低感染疫症及社区爆发风险;外判清洁工一般年纪较大,加上工时长,工作环境较易受疫症感染,政府应调拨资源,确保工友工作时获得够足保护装备;居于不适切住房的主要是基层家庭,他们受疫情及经济下行影响,情况更为严峻,建议政府提供额外租金及食物津贴,并增拨资源予食物银行以增加紧急食物援助名额及期限,以解燃眉之急。

五.二、增拨社福资源共同抗疫

社福机构辖下不少自负盈亏计划及社会企业的营运同样遭受疫情打击,甚至因营运资金不足而要终止服务,最终影响正接受有关服务的社群,建议政府为有关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紧急援助金,让相关服务能渡过此疫。

结语:解市民燃眉之急   政府刻不容缓

是次疫情对香港带来莫大的挑战及影响,不少基层市民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政府的抗疫措施必须当机立断,急市民所急;要做到同心抗疫,特首及管治团队更要开放聆听,了解各行各业及市民之苦,方能对症下药。在社会艰难之时,促请政府重新调拨资源,支援边缘的弱势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