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孤讀─結語

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說:「沒有人能靠自己而活。」英國著名作家Neil Ansell在八十年代為了「慳租」而居於深山農舍,五年來沒有人在他的門前經過。他雖能適應獨居生活,但覺察到內心的變化:「我對自我的認同感逐漸淡忘,因為我無法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鏡像。」失去連繫,也失去自己。

回應此書開首的提問:「為甚麼人必須經歷孤獨?」或許,我們能視其為一種本能,讓人有連結的動力。反之,外國科學團隊研究藥物讓人「無痛孤獨」,它似乎只會讓人對自身及世界無感,卻不能帶來希望和轉機。再者,將孤獨病態化,對感到孤獨的人而言,這更是多重的否定。他們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呢?

常聽見有人會說「你真係好難理解 ! 」「點解你唔睇開啲?」「點解你唔正面啲去睇?」但這些話只會把人愈推愈遠。讓孤獨的人感到難過的是,他們心底裏渴求連結卻沒有可以對話的人,面對溝通失效、他人的不解、批判和傷害,只能選擇孤獨作為暫避的港口。

而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除了等待環境的轉變,如何與孤獨共處?黃博士分享:「關係和運動最重要。」不妨探索不同的興趣、一個人才能做的事,又或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就如「人間拾遺」中曾在隱蔽狀態的青年學習沖調咖啡,他雖沒有愛上咖啡,卻找回動力和信心;患抑鬱症的女生愛上攀石,縱然情緒猛獸不輕易離開,但至少她可以找到一刻的平靜。或許有天在不知不覺間,面對世界的心境也轉變了。

韓劇《氣象廳的人們》中有一句對白:「換季時總是充滿不確定,不過如同春天會過去,炙熱的夏天會到來一般,等待充滿不確定的時期過去,不知不覺中下季的花朵就會盛開。」穿越過孤獨的人都是溫柔而堅毅,等到冬季的來臨,或許一朵薔薇會盛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