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孤讀─人間拾遺

變形記

圖


今期「人間拾遺」訪問三位人物:17歲青年在小學時承受很多委屈,升中後決定退學隱蔽在家達四年;30歲女生童年時經歷創傷,幾年前抑鬱病發,多次試圖輕生;95歲的隱蔽長者,經歷戰亂,一次又一次失去親人,被孤立,被遺棄。他們仨都經歷大大小小的創傷,獨特的經歷讓他們的步伐有別於他人,頻道難以接軌。

在《寂寞的誕生》一書中,情緒與醫學文化史學家Fay Bound Alberti說:「一個人是否感到孤獨,關鍵在於有沒有選擇。」「人間拾遺」的三位人物,正正覺得自己處於沒有選擇的境地。青年人有感成長中被剝奪表達情感的空間,努力只是為了滿足大人的期望,他說:「即使我選擇隱蔽在家,也是一種選擇。」患情緒病的女生坦言,她會隨身攜帶各種藥物,當可怕的情緒來襲,「沒有人能幫助我時,我仍有第二個選擇。」尋死不是為死,而是一種可掌控的安全感;至於獨居的長者,他說順應天命,亦只是他唯一的選擇。然而,世界大多的人只會閱讀表象,責怪他們逃避、不自愛、悲觀;又或是太輕易拋下一句「你仍可以選擇」。正因為外在的世界不安全,他們才用孤獨來創建自己的舒適圈,結果便與他人漸行漸遠。「人間拾遺」讓我們閱讀別人,更重要是閱讀自己。

反覆思考他們仨的故事,就想起卡夫卡的《變形記》。深受傷創的人如同故事中的主人翁,從不安的夢中醒來忽爾變成一隻甲蟲,他們看似沒有選擇,人生不能復原,必須經歷無人懂讀的孤獨。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他們都正在努力從過去的碎片中拼湊自己。而我們又能否以溫柔為他們創建一個空間、給予一份信心?期待身處孤獨的人有天能破繭而出,重新編寫與甲蟲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