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處特色:理念先行
「我平生只打過一份工,只寫過一封求職信。」吳水麗太平紳士(下稱吳先生)笑說,他的第一份、也是最後一份工作就是為本處服務。只見那睿智銀絲束成小辮子,一身輕裝,吳先生言談間盡是風趣幽默,回望半生的工作,他依舊如數家珍。
吳先生於 1969 年加入當時名為「香港基督教服務委員會」的服務處工作,及至1976 年機構易名「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問吳先生為何會改名?他解釋,「這是因為本處主要的功能有所轉變。以往『委員會』以協調工作居多,聯繫不同教會或機構去提供服務,後來本處與世界信義宗香港社會服務處合併,增加了直接服務,也就易名『服務處』,不過英文名字沒變,同樣是 Hong Kong Christian Service。」
吳水麗太平紳士 前行政總裁 (1988-2011)
救濟品太多 需組織協助
談起本處的源頭,吳先生直言:「這問題相當複雜,不能三言兩語說明。」本處由數間基督教機構逐步合併而成。1952 年,本處的前身,即香港基督教福利及救濟協會和數間機構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成立。
香港基督教福利及救濟協會是本地組織,它的成立主要是因為自 50 年代起有很多歐美國家的救濟品送來香港,「包括衣服、罐頭、牛奶等,由於物資數量龐大,香港政府需要有組織協助接收,例如安排交通運輸、存放等,然後再分發及處理。香港基督教福利及救濟協會於是充當了統籌角色,更獲政府分派貨倉存貨。」吳先生說,後來社會繼續發展,該協會亦開拓不同服務,例如婦女職業訓練。
外國志願機構:服務應由港人接手
差不多同一時期,來自美國的香港基督教世界服務委員會也在本地成立,為戰後的香港人提供社會服務。「十餘年後,該委員會認為香港的社會服務應該交由本地人接手,於是在 1967 年與本地的香港基督教福利及救濟協會合併,成為香港基督教服務委員會,繼後又成為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協進會)的附屬機構。」
接着是來自德國的世界信義宗香港社會服務處,這是當時少數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組織之一,因為他們聘用受過訓練的社工。「除了救濟工作外,他們還提供長者服務、職業訓練、青年服務、戒毒服務等。」吳先生說。經過十多年救濟工作後,他們認為香港已脫離受助行列,並考慮撤離香港。最後於 1976 年與香港基督教服務委員會合併成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1993 年,吳先生主持本處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幼兒園開幕典禮。
共同理念:社會服務非宣教工具
70 年代有不少基督教教派或機構在港推行社會服務,世界信義宗為什麼選擇跟香港基督教服務委員會合併?「最主要原因是,兩者對社會服務的理念一致。」吳先生解釋說,當時有不少教會都提供社會服務,但大都視之為宣教工具,最終的目標是傳福音。「但世界信義宗以及協進會轄下的香港基督教服務委員會都抱持另一種看法,他們認為是因着對基督的信仰才去做社會服務。」正正是因為這種信念,兩個組織一拍即合。
吳先生在訪問過程中再三強調,「本處的特色不是看我們提供了什麼服務,而是問為什麼要提供這些服務?背後的理念是什麼?」他認為,本處的服務正好體現基督信仰──回應社會需要,擔當先鋒角色。「這也是我們為何在 80 年代提出『社會服務實驗室』這理念的原因。」吳先生補充說,「做先鋒就是起帶頭和示範作用,我們眼見社會有服務空隙,就要設法填補,推出合適服務,回應社會當下最急切的需要。」
吳先生為本處 40 周年紀念典禮主禮。
1992 年,吳先生出席本處僱員發展計劃研討會。
本處的服務正好體現基督信仰─ 回應社會需要,擔當先鋒角色。
創新服務起示範作用
雖說本處的特色不在於提供了什麼服務,但在過往數十年中,本處確曾開展過不少創新服務,有些更起了示範作用。吳先生說:「第一個不得不提的是 60 年代開設的華康宿舍,它有兩大特點,一、它不是一般遠離人煙的長者宿舍,而是設於鬧市公屋之中,長者要自我照顧,例如親自煮食;二、它體現了教會合作精神,各教會及機構可付留位費,轉介有需要的長者入住。」華康宿舍可說是史無前例,服務更獲得政府認同和支持,因此數年後本處在葵芳開設另一家長者宿舍。
另一個值得提及的是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想當年,學校要付費購買服務呢!幸而其後政府推出相關政策,到了 2000 年更着手推行一校一社工。」吳先生憶述本處很有「先見之明」,70年代初已為小學提供社工服務,而政府要到 20多年後才撥款給小學資助學校社工服務。」此外, 70年代初的寄養服務、80年代初的家長及嬰兒訓練計劃、90年代初的僱員支援計劃等,都是本處率先推行的服務。「我們起了帶頭作用,若真的能幫到真正有需要的人,爾後就會有政府或其他機構一起推行,令更多人得到適切服務。」他再次強調,「我們是因為看到社會需要才去提供服務。」
離開本處 10年,吳先生仍忘不了與同工和服務使用者一起的片段。其中一個特別難忘的是,「記得有一次去日本開會,在酒店大堂等候時,有一位高大的青年走過來大叫『吳校監』,我嚇了一跳,心想:這位日本青年也真了不起,竟然懂得說廣東話。事後發現他原來是觀塘職業訓練中心的畢業生,畢業後來了日本工作。」他邊笑邊說,「開心的不單是因為他鄉遇港人,更喜悅的是知道他在事業上有好發展,知道我們的服務真的幫到他。」
吳先生說,縱然不少服務已經完結,但服務使用者所獲得的幫助和影響是終生的。「最重要不是我們做了什麼服務,而是要弄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就是本處服務的特色。
「我們起了帶頭作用,若真的能幫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爾後就會有政府或其他機構一起推行,令更多人得到適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