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服務有生有滅 象徵機構生命力

1960 年代一個暑熱的中午,一班玩得大汗淋漓的小學生途經觀塘翠屏道。他們玩得累了,便坐在當時落成不久的觀塘職業訓練中心(觀塘職訓)的門口乘涼,其中一位就是若干年後本處的總幹事孫勵生先生。

 

孫勵生先生 前總幹事 (2011-2018)

觀塘職訓對孫勵生先生(下稱孫先生)來說有獨特的感情。大樓建於 1965 年,在他的孩提時代,每天上下課總會看到它。「80 年代初,我畢業後就加入服務處工作,負責木屋區服務。沒想過,我當時上班的地點就是觀塘職訓;也沒想過,我後來會當上校監;但最沒想到的是, 2013 年由我親手結束它的服務。」孫先生徐徐說着,雖已事過境遷,他面上仍帶不捨之情,但旋即又積極地說:「社會服務就是如此,有誕生,有結束,生生不息,我們要靠這種活力和創意,才能提供最適切的服務。」

 

更全面構思服務

觀塘職訓由本處前身機構之一世界信義宗香港社會服務處開辦,為 60年代的青年人提供職前培訓。身為志願機構,除了提供社會服務,為何還辦起學校來?孫先生解釋說:「當時外國的志願機構,不像現在有既定服務範圍的津助服務,它們大多由教會管理,由於沒有政府資助,沒有津助要求,也就更能自主地為社會提供服務。」60 年代基礎教育尚未普及,青年人需要一技之長傍身,觀塘職訓便應運而生。

由於沒有既定服務框架,志願機構在構思服務時可以更全面。他又舉例說:「除了職業訓練,本處當時還開設幼兒學校。試想一下,當人們找到工作以後,家中小孩由誰來照顧?而當時的幼兒學校就能針對這種服務需要。」

80 年代的觀塘職業訓練中心

一個時代變遷的結果

對於觀塘職訓的結束,孫先生說:「在個人情感上一定有傷感,但以一個抽離的目光去看,這是一個時代變遷的結果。」開辦職訓學校、設立幼兒學校,總不會無緣無故,「我們必須觀察社會的需要,社會服務要貼地、合用。就像觀塘職訓,在當時很適切,因此才愈開愈多班。」

隨着時代轉變,適齡學童人數下降,及至 2010 年政府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俗稱縮班),以減低殺校的壓力。「就連中六和專上教育也開始縮班,而觀塘職訓亦面對收生不足問題,最終結束服務。」

然而,曲終人散情不改,孫先生偶爾從網上組群看見不少當年的街坊說「我曾在這裏讀書。」後來他更發現一些中學同學也曾就讀觀塘職訓,這是多年後才得悉的事。他粗略計算,「假設我們每年服務 2000 名日校及夜校生,48 年來已服務近10 萬人,即使打個五折亦已服務了 5 萬人。換句話說,觀塘職訓不經不覺幫過了很多人。」2013年 7 月,觀塘職訓結束了歷時 48 年的服務,完成它的歷史任務。

 


孫先生於 90 年代落區與青少年交流。


一位老中醫的故事

眾所周知,孫先生情繫中國文化,而另一個勾起他回憶的服務,亦與內地相關——80 年代協助來港同胞適應本地生活的新移民服務。「那個年代,香港人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當他們來港後受到主流社會排斥,我亦不其然有種憤憤不平的感覺。」

孫先生回憶說,有些新移民是高端知識分子,例如工程師、中醫師等,但來港後無法從事原來的工作,生活上難免感到委屈。「我當時負責一個計劃,主要為青年人帶領活動,印象最深刻是當中一位 60 多歲的參加者。」那位伯伯姓周,是中醫師。「他每次活動都有出席,又很勤力學廣東話。」計劃結束後約兩年,周伯伯突然主動聯絡孫先生,說想返教會。

孫先生介紹周伯伯參加教會之餘,也順道了解他的心路歷程。「他跟我說:『我一直冷眼觀察你,很欣賞你所做的事,也不知不覺對基督教產生興趣。』然後他買了聖經自行閱讀,愈讀愈想返教會。」孫先生停了半晌,「後來他過身了,雖然還未受洗,但在家人和牧者的同意下採用了基督教喪禮儀式。我相信他已經安息主懷。」

 

 

80年代,孫先生就社會服務發展到北京交流。


給長者陽光燦爛的晚年

除了觀塘職訓和新移民服務,孫先生對長者服務也有特別的感情。「人生走到晚年,不一定要好灰暗、好傷感地離開世界。我們何不替他們劃一個完美句號?這方面社會服務能幫助他們。」他隨口便列舉幾項本處的長者服務,「我們辦過長者運動會、長者義工計劃、長者進修中心等等,這些都可以讓他們從一個負面的標籤,變得好陽光。我們後來把長者服務易名『躍動晚年』就是要帶出這種正向的意思。」

提起長者服務,孫先生說本處於 60、70 年代推動的長者宿舍有着標誌性作用。「華康是全香港第一間試驗性質的長者宿舍,第二間是葵芳宿舍,後來搬往青衣,即現時的長發安老院,第三間就是順利宿舍。」他說,香港居住環境太擠迫,難以讓兩、三代同住,即使可以同住,也經常發生磨擦,關係緊張。「院舍服務在某程度上就能解決這些問題,有不少個案是上一代入住院舍後,兩代人的關係得以改善。」他認為那種「因子女不孝才送入老人院」的負面標籤是需要改變的,長者不必想得那麼負面。

最後,孫先生寄語同工要繼續齊心合力,方能面對任何挑戰。「服務處就像一個蜂巢,由蜂后、工蜂合力建成,這種六角形的蜂巢可以承受很大壓力。」但願本處也像蜂巢一樣,能在急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承受各種挑戰,繼續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各項適切服務。

 


90 年代,孫先生與吳水麗先生積極推動長者服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