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如是說:專訪洪雪蓮教授

保護兒童,可以做得更好

如是說:專訪洪雪蓮教授

洪雪蓮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系主任

1924年,國際聯盟(現為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宣言》,為保護兒童權利打開序幕。該宣言第二條列明「饑餓的孩子必須吃飽;生病的孩子必須獲治療;發展落後的孩子必須獲支援……」(註1)在過去一個世紀,兒童權利持續發展,早已不再停留於「吃飽穿暖」的層次。關注婦女、家庭議題的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系主任洪雪蓮教授說:「香港在各方面的兒童權利都有基本保障,但在滿足成長需要、保護兒童等方面又是否能夠全面支援?肯定有可以加強的空間。」


「貧窮」損兒童權利

2020年,香港兒童貧窮人口在政策介入前達27.49萬人,連續五年上升,而在政策介入後則為8.59萬人。洪教授表示,在綜援保障下,香港兒童的基本生活所需不成問題,但針對成長需要的支援,例如學習知識、培養興趣,便有所欠缺。

與此同時,貧窮限制住屋環境,在土地問題嚴重的香港更甚,繼而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有住在劏房的兒童,要睡在碌架床的上格,眼睛長期被燈光照射。」洪教授分享過去參與劏房服務時的見聞,「居所太狹窄,兒童回到家便要上床,欠缺活動空間,肌肉發展亦受影響。」從貧窮到不適切居所,成人面對的問題,兒童亦在承受後果。特殊教育需要(SEN)亦是兒童權利的另一盲點。在2021/22學年,就讀公營中小學的SEN學生人數有近六萬人。「政府提供資源予學校支援SEN學生,但不少家長、學生並不清楚了解自己享有的權利。」洪教授說,「能否讓家長及兒童有更多機會,表達意見,反映他們的需要?」


籲切實跟進保護兒童措施

對於近年接二連三發生駭人聽聞的虐兒事件,洪教授坦言,社會過去對保護兒童的關注並不高,往往要有轟動的虐兒事件發生,才會引起討論,但討論以後卻鮮有具體的跟進。2021年,政府就強制舉報虐待兒童個案機制展開諮詢,預計今年進行立法工作。根據諮詢文件,機制將強制多類專業人士舉報在工作期間發現的懷疑虐兒個案,否則將面臨罰款或監禁。

雖然各專業界別對機制的執行細節存在不同意見,但洪教授認為社會及社福業界仍支持立法,亦相信建立機制是為保護兒童踏出重要一步。「業界較關心機制對高危青少年服務的影響,例如未成年性工作者、未成年吸毒人士,以至從事非法活動的未成年人士。」她解釋,「在機制之下,協助這些未成年人士的社工便可能要作出舉報,那以後這些青少年便不會接受社工服務,服務怎樣維持下去?」她表示業界已向政府反映意見,相信政府會着力設法解決。

洪雪蓮教授


社會需對虐兒問題更敏銳

洪教授續指,虐兒問題可按環境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在家庭內發生,另一類則是在機構內發生,例如院舍,而兩類虐兒問題的一個關鍵共通點便是相關人士的「敏銳度」。「在家庭發生的虐兒,成人很多時候都選擇不相信小朋友的說法。」她說,「或是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令到成人不想亦不懂得處理。」而華人傳統家庭強調階級觀念,長輩擁有權威。他們不想承認家庭內有侵害、暴力問題,亦不相信兒童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其實很簡單,當你覺得小朋友不明白發生甚麼事時,應該要關心及查問,而非選擇否定。」

同樣地,「對於機構層面的虐兒問題,不同崗位的員工都需要高度敏銳。」洪教授說,「他們不能害怕揭示問題,需向管理層反映,並積極跟進。」除了社福機構,教育系統、執法部門都在處理虐兒問題中擔當重要角色,只要其中一環未能妥善處理,便容易對兒童帶來「二度傷害」。

敘事治療為倖存者   重寫生命故事

洪教授過去一直運用敘事治療,向童年受虐的人士提供輔導。由風雨蘭編寫的《倖存者言》記錄了九位童年性侵倖存者的口述故事,洪教授亦有參與當中的輔導工作。50多歲的阿霞是其中一個故事的主人翁,亦是洪教授印象最深刻的個案之一。

阿霞年幼時曾遭到姐夫性侵,時間長達三年。繼而過了數十年,她從未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她相信,即使自己向思想保守的家人告發姐夫,亦不會得到支持及幫助。直到2008年,阿霞主動尋求社福機構的輔導,處理童年受性侵所造成的情緒問題。 2017年,鼓勵性侵受害者發聲的「MeToo運動」席捲全球,阿霞受運動啟發,終鼓起勇氣告訴家人,並於2018年報警。「我咁多年點解唔出聲,就係因為我嬲咗自己,唔係因為你(姐夫)冇做過。如果我識得唔係嬲自己,而係嬲你嘅話,我唔會屈咁多年。」《倖存者言》引述阿霞的說話,「我都好想表達到呢個聲音畀所有人聽。」

「報警可能會破壞姐姐的婚姻、整個家庭的聯繫,但阿霞依然勇於報警,亦努力處理與原生家庭的關係,非常厲害。」洪教授說,「傳統觀念告訴我們,人不能離開家庭,但如果家庭是帶來傷害的地方,復原就需要離開創傷的關係,那離開也是一個選擇。」她解釋敘事治療一方面會與「倖存者」解構主流論述,挑戰壓迫及限制他們發聲的傳統觀點,另一方面與她們重新發掘自己過去怎樣處理這些傷害,才能生存到今天,重寫生命故事,重拾自我認同。

洪教授在《倖存者言》中寫了一篇題為「『受害者』也是『倖存者』」的序言,提醒人們這群「受害者」亦是努力面對傷痛的「倖存者」,並在文末寄語社會大眾能「給受害人一份諒解和肯定,更重要的是參與及支持改善主流文化、社會服務及司法制度,遏止任何形式的性暴力的發生。」

《倖存者言》

 

註1:1924年9月26日通過日內瓦兒童權利宣言(http://www.un-documents.net/gdrc192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