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1 6316
    • info@hkcs.org

人間拾遺-推動共融廢物管理

 

相片:手推車上載滿紙皮箱

 

垃圾有價,所指的不單是利用廢物資源,循環再造,也指當中能創造的社會價值。早於10年前,拉丁美洲為拾荒者爭取正名的運動上,最先提出Inclusive Recycling(共融回收)的口號,呼籲政府要肯定拾荒者在回收業上的貢獻。後來社會經濟學家 Giovannini 及Huybrechts深化這個概念,提出從三方面實踐共融回收政策:一、共融目標(inclusive goals),意思是拾荒者是政府的合作伙伴,在制定政策時有多大程度顧及拾荒者的需要和想法;二、共融進程(inclusive process),意思是制定政策過程中拾荒者的參與度;三、共融成效(inclusive outcomes),指在政策推動前及後期成效評估中,有沒有肯定拾荒者的貢獻和成果。

 

共融回收的概念,始於為拾荒者充權,但其實也能套用在整個廢物管理政策上。香港理工大學2022年發表一份關於輪椅人士在回收上面對的挑戰及需要的研究調查 (‘Inclusive Recycling: Challenges And Needs of Wheelchairs Users in Hong Kong’)就套用「共融回收」的理念和框架,更指「『共融回收』的概念不應單單指向不同社會階層人士,更應包括不同能力、背景的人。」

 

當政府多年以來在可持續發展上推動全民參與,又是否全民可以參與?從垃圾徵費、垃圾分類、收集、回收等方面,在各項制定政策及措施時,能否顧及不同背景與能力人士的需要、參與度及肯定他們的貢獻。以貼地的語言來概括,其實就是人性化。

 

今期「人間拾遺」,訪問一位照顧腎病媽媽的照顧者;為拾荒者充權的「拾平台」;以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環保之友」的肢體傷殘學生,分享他們在廢物回收上的參與、角色或挑戰,期望帶動更多共融廢物管理政策的討論,拾遺補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