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14, 2024
人間拾遺─特殊學生「環友」希望:感覺自己...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環友同學會」的青年人,利用午飯時間為3月8、9日的「賽馬會鼓掌...
回顧香港處理垃圾的歷史,當中最成功的是1972年的清潔香港運動。當時正值熟食小販林立,街頭遍巷垃圾,政府邀請藝術家許敬雅擔任政府新聞處的創作總監,設計了全身鼻涕綠、長滿紅色斑點、頂着圓鼓鼓啤酒肚的「垃圾蟲」,深入民心。當時更由葉麗儀主唱「洗腦式」的《垃圾蟲歌》:「垃圾蟲,垃圾蟲,製造垃圾損市容。」直至90年代垃圾蟲退役,由清潔龍接捧重任。
市容大大改善,香港人為之自豪。故數十年來我們習慣將清潔衛生與社會文明劃上等號。垃圾使人厭惡,清潔工疲於奔命將垃圾清走,但卻造成人與垃圾的關係割裂,都市生活節奏急速,丟垃圾的一念之間不花思考,甚麼是可回收的資源,甚麼是廢物。
50年來,我們仍滯留於此。從事廢物管理研究多年的黃煥忠教授說:「香港只是乾淨、衞生,但不環保。」當全球先進國家僅有2%廢物以堆填區處置,香港約七成的廢物仍是採用這種末端處置的方式。堆填區眼不見為乾淨,說穿了我們其實只是一條「學精」了的垃圾蟲。
今期《垃圾有價》,「價」有三重意義:一、垃圾徵費;二、垃圾的價值,即是資源;三、垃圾的代價。堆填區飽和,絕對不是一個都市的傳說。垃圾徵費經過19年的遠征,才能走到最後的一里路,我們要加快討論,聚焦垃圾徵費後的部署,建立整全的回收鏈,發展循環經濟。我們不甘處於世界的末端,就讓我們一起急起直追,龜兔賽跑,實現零廢城市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