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2731-6316
    • info@hkcs.org
    • linkedin
    •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社區好幫手–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

助長者適應轉變  提升生活質素

 

當知道大兒子還有一個多月便要移民時,70多歲的獨居長者Maggie不懂如何應對。在倒數兒子快將離開的日子裏,她試圖製造多些回憶——要吃兒子親手做的飯,期望留住親子的味道。但三年過去,缺失的感覺猶在。「2023年8月計劃開展時,Maggie是首批服務使用者,我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她眼泛淚光。」本處「社區好幫手–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負責社工岑詠恩(Annie)說,「幸好Maggie透過這計劃認識其他同路人,他們彼此安慰,找到了共鳴。而Maggie也打開了心窗。」

 

社區好幫手–支援留港長者服務計劃

 

 

從默默忍受到敞開心扉

Maggie是默默苦幹的媽媽,年輕時為四名子女奔波勞碌,身體疼痛也不會掛在口邊。「我20來歲開始有坐骨神經痛,痛得全身滾燙。」她與痛症同行50多個寒暑,一直吃藥止痛,想過動手術,但礙於風險高,寧願多捱一段日子,繼續工作和照顧子女。由於強忍痛楚,Maggie說自己經常板起臉,又因為不擅溝通,親子關係一直欠佳。直至十多年前,大女因病入院,Maggie在病榻守候一年,悉心照料,不單感動了大女兒,連其他三名子女也動容,冰封經年的關係終於融化。

Maggie在耳順之年與兩名女兒、兩名兒子重建親子關係,又不時一起外遊。「在疫情之前,每年總會與他們去三次旅行。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就與大女兒一家到韓國玩。」Maggie笑說,那次旅行過後真的感到力有不逮,「不想再跟他們去旅行了。」她解釋,怕自己走得慢,阻礙旅程,「除非是能見到大兒子。」Maggie的大兒子於2020年移民英國,這段期間兩母子靠電話聯繫,但思念之情只能埋藏心中。

 

Maggie參加本計劃大半年,結交了一些同路人,在互相分享故事和感受下,她得到釋懷:「現在的開心程度可說是『爆錶』了。有時聽別人訴苦,我會覺得:原來自己的情況也不是最壞;有時聽到別人分享開心的事,自己也會替他們高興。」Annie表示,因為留港長者的遭遇和經歷相近,在這計劃 裏較有安全感,容易敞開心扉,較能暢所欲言。

 

剛過去的農曆新年,Maggie與子女透過視像電話見面,「大兒子說待安排好工作後,會跟大家一起去旅行。」她笑說期待重聚那天。

 

 

年廿九一起吃團年飯,互相陪伴,圍爐取暖,熱鬧非常

年廿九一起吃團年飯,互相陪伴,圍爐取暖,熱鬧非常。

 

 

冬至期間與留港長者一同食盤菜,並去花園「打卡」

冬至期間與留港長者一同食盤菜,並去花園「打卡」。

 

 

加強社區鄰里支援網絡

近年不少港人移居海外,但基於不同原因並沒有與長者同行,本處注意到這些留港長者的需要,遂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進行調查,發現近四成受訪長者有子女在2020年或以後移民,當中超過六成移民子女是長者的主要照顧者。近八成留港長者的社交孤立屬「高風險」,而近七成更有抑鬱傾向。有見及此,本處於2023年8月推出本計劃,以加強留港長者對社區支援服務的聯繫,了解他們的需要並配對適切服務,協助他們適應生活轉變,提升生活質素。

 

本計劃推出至今約七個月,現有150多名留港長者登記,他們平均75歲,最年長的那位92歲,主要是觀塘和深水埗區的居民。「他們對計劃活動的支持率相當高,有的活動在宣傳後數小時已滿額。」 Annie笑說,「這計劃最成功之處,是長者們已經成為好友,建立互助網絡,互相關心,更會自發組織活動,例如有些較精靈的長者知道某地方有免費大戲票,會邀請大家一起去欣賞。」

 

本計劃現時舉辦多項活動,包括節日慶祝、興趣班、生活技能班等,剛過去的團年飯便有60多人參與。「那次活動由長者們籌備,有的負責製作食物,如包餃子,我們則替他們預備材料、宣傳招募等。」Annie說,不少長者以往會為家人的團年飯張羅,但當子女離港後,便失去了這樣的機會,「現在再次有人欣賞自己包的餃子,感受到彼此陪伴的溫暖。」

 

 

留港長者當義工 多辦公眾教育

談到計劃所面對的挑戰,Annie表示需要更多義工。「計劃現時有十多名已訓練的義工,可協助外展服務,但數量並不足夠。」她說,現時平均每個工作日都有一至兩名長者登記,更有已移民的子女主動聯絡,為他們有隱閉傾向的留港父母申請服務。「其實有很多熱心人士報名做義工,但他們大多是在職人士,只能於公餘時間接受訓練或探訪,因此大多數未能與長者配對。」她解釋,計劃要確保義工質素,而義工需要投放時間去建立互信關係,最終是為了保障服務使用者。

 

除了探訪長者、教授生活技能等,本計劃還需要人手舉辦大型活動,Annie說:「我們期望留港長者能轉化成為義工,一起籌辦活動。其實他們每位都獨當一面,例如Maggie就有20年教游泳的經驗,他們當中更有乒乓球港隊教練,各有不同技能和智慧。如果他們能自務學習,互相分享,就能建立更緊密的支援網絡。」她又舉例說,當某些長者處理好與子女分離的情緒後,可以幫助其他長者學習面對和準備,例如告訴他們移民是怎麼回事、外國的情況如何、如何跟子女溝通等。

 

年青義工與留港長者一起製作土耳其燈,發揮創意。

年青義工與留港長者一起製作土耳其燈,發揮創意。

 

 

展望未來,Annie期望能舉辦更多公眾教育,讓打算移民的家庭及早準備和跟長者溝通,「我們發現很多時因為兩代溝通出現誤差,才令大家過分擔心。例如有長者對移民沒有概念,卻不敢發問,生怕加重子女的負擔,最終影響自己的健康;至於打算移民的子女,尤其是一直照顧父母的護老者,往往會因為愧疚感而不知如何開口和安排。如果子女與父母有更好的溝通,雙方都會更好。」

 

無論家庭有任何計劃,家人溝通始終是解決難題的重要一環。期望本計劃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和長者,讓他們擁有更美滿的生活。

 

 

聖誕派對中學習西洋書法,在義工的陪伴下完成獨一無二的聖誕卡

聖誕派對中學習西洋書法,在義工的陪伴下完成獨一無二的聖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