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16/07/2015
培愛學校自1979建校以來,一直為肢體傷殘學生提供教育及訓練的服務。為配合教育局新高中學制的發展,同時為居住在新界西區肢體傷殘學童提供住宿服務,學校落實在屯門恆貴街重置校舍及設立宿舍。學校自2006年開始擴校的工程,經歷多年的計劃和籌建,新校舍及宿舍於2014年9月正式投入服務。
新校舍及宿舍佔地約八千平方米,提供18班及60個宿舍名額予肢體傷殘學生,並開設小一至中六的調適和普通課程,除舊校舍的主要設施外,新校舍亦增添了綠化地帶、禮堂、操場和高中選修科目學習室等,為肢體傷殘學生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
校舍重置暨宿舍落成誌慶典禮於今日在學校禮堂舉行,學校得到一路上為學校發展出力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博士到校擔任主禮嘉賓,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主席蘇成溢牧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主席陳達文博士、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總幹事孫勵生先生、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唐穎安小姐、恩光之友會許淑敏小姐、屯門區議員盧民漢先生及多位來自地區、業界等友好人士亦一同見證培愛學校踏入新里程。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劉鳳珍校長介紹新校舍的特色時表示:「是次校舍設計得到得獎建築師事務所—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為我們設計,讓我們一路上參與設計的過程,揉合了不少環保概念和適合用家的設計,環保概念包括各種節能裝置,例如設有熱能回收鮮風預調機可用作回收在空調空間排氣中棄用的熱能;光伏系統和太陽能熱水系統,以提供可再生能源;綠化措施方面則有一個天台花園、一個園景庭院、圍邊花槽和以垂直種植模式進行外牆綠化,以收環保和美化之效;循環使用裝置方面,校舍亦會裝設雨水收集系統作園景灌溉用途,以節約用水。」
她續說在校舍的設計中亦充份考慮肢體傷殘學生的需要,和對週遭環境和社區的影響。新設計中校舍和宿舍之間設立了一個行人天橋,方便學生往返學校和宿舍之間。樓層之間亦設置了無障礙坡道,不但方便使用者穿梭於各樓層之間,亦使學生的活動情況一目了然。所有教室和活動室置於地下和首層,減低學生上下走動造成的不便。不同的功能區域亦以顏色劃分,便於使用者分辨。宿舍也融入「家舍」的概念,有共用飯廳、活動室、睡房和浴室,增加學生與人溝通的機會,感受家庭般的生活。在籌建校舍及宿舍時,學校亦與地區團體及居民多方協調,低層的設計也不會影響附近的居民,這些人性化設計都能有助學生在新的校舍、宿舍生活和發展潛能。
「我們相信一個切合學生實際需要,並能與環境、社區和諧共處的校舍、宿舍設計,不但切合學生的身心靈需要,亦具體呈現了與社區共融的精神。」劉校長說。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為一特殊學校,於1979年成立,為本港首間專為肢體傷殘兒童而設的學校。這些學生受身體的弱能所限制,需要和潛能往往被忽視。為讓他們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校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教育和訓練,充分發展他們的潛能,培育他們自我照顧、獨立生活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傳媒查詢
-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新聞主任何心怡女士(電話:27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