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Us
- Our Service
-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 Advocacy & Research
- Support Us
- Join Us
原文自親子王
文:王渲苘 圖:王渲苘、黃頌偉
寄養家庭燃孩子希望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養兒育女來是件費心的事,由孩子呱呱落地起,父母要為子女操心的事從無間斷,而父母費煞思量無非想讓孩子能過上順心、快樂的好日子,這份甜蜜的苦差真叫父母又愛又恨。
然而,天倫之樂並非像看似般理所當然,社會上有些家庭因各種原因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安穩的成長環境,碰巧有些家庭對孩子的愛也不止於自己的骨肉至親,更願意擔起別人的教育重擔,為有需要的孩子伸出希望之手,成為他們的寄養家庭,讓孩子在成長路上得到一份溫暖和支持。
重塑成長人生路
寄養服務是讓有需要離家暫住的兒童,能在穩定的家庭環境下繼續成長,以減少兒童因與親生父母分離而經歷的創傷,並至他們能夠與原生家庭團聚或接受領養為止。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寄養服務總主任江嘉慧指:「現時政府能為一千三百個寄養名額提供津貼,但實際上只有九百多名兒童和青少年受惠,我們估計有至少二百名孩子正在輪候服務當中。」有資源但孩子卻不能受惠,全因缺乏寄養家庭。
寄養重塑家庭觀
需要寄養服務的家庭,一般都面對着種種困難。「最多的是家長缺乏管教能力,因而與孩子發生爭執和磨擦,甚至虐兒。亦有家長因長期病患,或有精神、情緒上等的困擾;又或突然入院、欠債、吸毒濫毒、入獄等原因,而無法照顧孩子。」而能夠暫住在寄養家庭的孩子,可算是不幸中之大幸。「較之於住在兒童院。孩子能在寄養家庭中學習到家庭的功能以及家人的角色。」
過節團年飯、新年逗利是、喜事設飲宴,他們原本或未經歷過這些平凡的生活體驗,但在寄養家庭卻能一一嘗到箇中滋味。而這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為他們將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穩固的基礎。一般而言,寄養時間可短至十多天,長至十多年,當原生父母經社工評估後被認為適合照顧孩子,孩子就能回家。江嘉慧續指:「寄養只是暫時性的,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孩子能終有一天與原生家庭重聚。這是人的天性,沒孩子不渴望回家。」
成為寄養家庭後所要肩負的責任不少,但事前的準備工夫、心理準備也不容易。黃太原為公務員,事業如日中天,家庭美滿,育有一名讀小四的女兒霖霖,卻因一分感動,排除萬難,成為一名三歲女孩的寄養家長。「那時看到一篇新聞報道,指一名孩子在家中受虐,後來幸得寄養家庭幫助。看完報道後很感動,覺得自己也可趁年輕、健康以及有能力時,幫助到有需要的小朋友。」
最初跟同事,上司說要辭職做寄養家庭,得到的反應兩極,更驚動到所屬部門的助理處長。「他打電話給我,問是否下定決心要辭職,並說我做到這時候,辭職很浪費。」然而當黃太猶豫之際,丈夫以一句:「你窮得只剩下錢」,如當頭棒喝般,提醒她真正想要做的事。黃太謂,「的確,我明知道自己有所感動卻不作為,感覺更辛苦。」
黃太想當寄養父母,受到的阻撓又豈止事業上,要讓陌生的孩子進駐家中,家人的同意必不可少。雖然丈夫得知太太的心意,也有相同想法,並全力支持,不過其他家人尤其是長輩,會覺得想要照顧多名孩子,當然還是自己親生的較好。而更難過的一關,就是他們的八歲女兒霖霖,畢竟多了名陌生孩子進駐家中,小小心靈未必能即時了解和明白。
「她聽到後哭着說不要,全因害怕有另一名孩子來到,爸媽對自己的關注和愛會變少。」所幸這基督徒家庭有信仰支持,為著這件事他們夫妻倆人天天祈禱,加上黃太無論在情感上還是行為上,都更多向女兒表達愛。女兒慢慢態度開始軟化,更反問媽媽說:「既然上帝讓你去做,你為甚麼還想那麼多呢?」
下定決心後,黃家經社工協助,與一名等待寄養服務的女孩初見面。「第一次見到她,妹妹表現十分害怕,也因為兒童院的環境太密集而染上流感,塊面又爛,回家後也病了足足一個月才痊癒。」黃太指妹妹其實很可愛,只是初時很怕人,見到陌生人會怕得不敢動彈,有時更會大哭起來。
妹妹初來埗到,全家上下也花了點時間適應。「那時妹妹咳到睡不好,半夜又會『扎醒』,也影響到第二天要上學的霖霖。也因為妹妹跟黃太相處的時間較長,所以她們的關係也會較親近,相比起跟霖霖便會較疏離。「霖霖不明白為何妹妹不喜歡自己,晚上睡覺時會哭起來,那時我和女兒也抱着哭了好幾晚。」
然而只要度過最艱難的時間,一切都會漸上軌道。「我們也要用心去了解妹妹,因為我們並不認識她的個性和生活習慣,後來更要找些方法幫助她建立有規律的生活,這些都要慢慢去訓練。」
除了要按妹妹的生活節奏調適一家的生活外,妹妹來到後對黃家最大的改變,莫過於家中多了不少歡樂聲。「我們本身只有霖霖這名獨女,她個性較文靜,然而妹妹來到後,家中變得熱鬧,也為了讓她能有更多快樂回憶,我們亦多了外出遊玩。」
除此之外,女兒亦有機會發揮其愛照顧別人的性格。「霖霖是個好幫手,現在她不用上學,會幫妹妹洗澡、刷牙、換衫、睡前說故事。」兩名女孩儼如兩姊妹。而霖霖最大的收穫是學會分享,除了自己的玩具外,還有父母的愛。
辭職首兩個月,黃太的確有掛念上班的日子,但後來會認為自己能放更多時間、心思在這個家,其實很值得。「以前連自己廚房的東西放哪裏都不知道,現在會覺得這個真的是我的家。」黃太亦因此有更多時間跟女兒相處。
由於妹妹的寄養服務預計為期只有半年,黃太想如此短暫的時間,究竟有甚麼可以讓妹妹帶走。「我們除了希望為她製造更多快樂的回憶外,也希望她能感受到愛和家庭溫暖。當然她做錯事時,也要負上責任,跟姨姨說對不起。」妹妹年紀還不少,黃太希望藉此機會,教導她正確的價值觀。
妹妹最初來到黃家時連「抱抱」都不會,亦因為沒有人跟她說話,語言發展較為遲緩,但隨着在這個家的日字漸久,現在妹妹已經學會關心別人、說多了話、臉上也多了笑容,對比起當天外出不敢從嬰兒車下來的妹妹,看着她現在經常嘻嘻笑,黃太猶感安慰。她翻開相簿,裏面全是這半年來跟妹妹一起的生活點滴,黃家爭取每分每秒帶妹妹多體驗不同的新事物。
黃太指着其中一張相片笑着說:「這天可能是妹妹第一次到沙灘,她玩得十分開心。」時間不長,卻足以填滿一本相簿。問到離別之日,才知原來下月妹妹就要離開這個家,說起此事,黃太雙眼通紅,緃有不捨,但她慶幸做了正確的事。
目前有不少兒童正等待着寄養家庭服務,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家,讓他們建立對己對人的信心。若希望更深入了解寄養服務,或正考慮是否適合加入成為寄養家長,可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社工聯絡。
電話:2492 6088
電郵:fcs@hkcs.org
網址:https://www.hkcs.org/tc/services/f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