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無障之城
唔對路 路係人行出嚟
「無障之城」其中一章,訪問城市規劃師伍美琴教授,談城市街道的可行性 (walkability),因為「步行」是城市覺察的一個很好的起步點。我們在崇基書院沿着山路而上到未圓湖,她介紹公園內的特色建築,說 「那條小橋的設計彎彎曲曲,其涵意是人生路迂迴曲折,但終能達至彼岸。」步行之樂,正是讓人學習觀察,重新發現日常經過的事物被忽略和遺忘的細節。
我們本打算沿梯級而下到公園,忽爾想到輪椅人士怎樣過去呢?伍教授指着大概相隔3、40米的斜道。 現時在社區中無障礙設施逐漸完善,可達性提升,但卻是「終達彼岸,卻見迂迴」。例如某些港鐵站,只有一個出口設有電梯,身障者到達地面後得要穿梭幾條馬路。社區中的設施、建築、規劃,往往無形間將人以健全與殘障分辨開來,落入二元思維。相比新加坡、歐洲一些國家早於十數年前便開始積極推動通用設計,提升包容性,不作區別,使任何人能共同自主地享用。而香港在建設無障礙共融社會的路上卻繞了一個大圈。
近年「無障礙」成為熱門的公共話題,「無障礙」 的字眼四處皆是,「無障礙通道」、「數碼無障礙」、「資訊無障礙」丶「無障礙智能家居」,甚至乎「無障礙電飯煲」,近年銀行廣告也以「無障礙服務」來提升企業形象。這些產品、設施、 服務、 政策看似行之有效,順理成章,但我們曾否深究當中如何實踐「無障礙」?「社會無障礙」本是一項人權的保障,但當「無障礙」 愈見百搭,會否淪為用來包裝的標籤,變相「愈行愈唔對路」?
「無障礙」、「共融」從來不是虛無縹緲。前路有沒有障礙,方向「對唔對路」,要身體力行實實在在地去經驗。發現「唔對路」,就要重新「學行」一 學習打破日常,「瓹窿瓹罅」,發掘不同選擇和可行的路徑,透過不斷地發現以保持對城市的熱度;在觀察中反思自身與城市和人的關係。我們可以如何使用這座城市?我們期望這座城市如何改變?繼而大膽想像、參與和創造。《清音》鼓勵讀者多在城市中走走,將步行中的鍛鍊和反思應用在生活不同層面和場所,在看似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中「瓹窿瓹罅」發掘「障礙」,清除路障,達至路通人和。